截至目前,双良节能累计为全社会提供30000余台节能设备,规模相当于25个6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平均每年节约标准煤3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约等于再建270000平方米森林,每年节水28.3亿立方米。
理论上讲,浮游植物的生产力会随海水变暖而变化。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321-z。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海洋变得更绿呢?Cael认为,变绿可能不是海面温度升高带来的直接影响,因为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区域与温度普遍升高的区域不匹配。因此,科学家认为可能需要长达40年的观测才能发现任何可能的趋势。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海洋的7种不同波长的光的变化趋势数据,而没有选择单一波长的光。为了了解这些变化是否与气候变化有关,研究人员将观测结果与模拟海洋生态系统如何应对大气中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水平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的变化结果相匹配。我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生态系统。
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海洋表面反射光波长估计叶绿素的量,从而了解海洋中存在多少浮游植物。在这项研究中,Cael团队决定分析美国宇航局(NASA)Aqua卫星MODIS传感器的数据。研究数据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可能会持续14年,甚至更长
与没有厄尔尼诺现象的国家相比,其全球生产力将损失数万亿美元。上一次大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2016年,使当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在未来10年内受到严重影响。这项研究是第一批评估厄尔尼诺现象长期损失的研究之一,其预测的损失远远超过之前的研究。
论文主要作者、达特茅斯学院助理教授Justin Mankin说,这些发现凸显了一个影响经济的关键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因素,即气候条件的逐年变化。研究人员预测,鉴于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剧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频率和强度,即使世界各国减少碳排放的承诺成为现实,21世纪全球经济损失也将达到84万亿美元。
论文主要作者、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地理学博士生Christopher Callahan表示,这项研究解决了一场争议,即社会如何迅速从厄尔尼诺等重大气候事件中恢复。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f2983。Callahan说,2023年,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在海面温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时出现。研究数据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可能会持续14年,甚至更长。
我们既需要缓解气候变化,也需要在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测和适应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因为这些事件只会增加全球变暖的成本。此外,全球正在出现持续的厄尔尼诺现象。研究人员花了两年时间分析1982年至1983年和1997年至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后几十年的全球经济,发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的持久特征,即在每一次事件发生后的5年里,全球经济分别损失了4.1万亿美元和5.7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由贫穷的热带国家承担。此后7年里,全球变暖加剧。
2003年,秘鲁和印度尼西亚等热带沿海国家的GDP则下降了10%以上。但如果你在估计全球变暖成本时不考虑厄尔尼诺现象,那么就大大低估了全球变暖的成本。
他们估计,到2029年,仅202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3万亿美元的损失。近日,美国科学家在《科学》发布报告称,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在今年再次出现,并将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Mankin强调说,厄尔尼诺现象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我们估算的损失比以前估算的大了几个数量级。研究人员发现,1982年至1983年和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导致1988年和2003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约3%。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变化影响深远,可引发毁灭性的洪水、干旱,造成农作物死亡、鱼类种群数量下降及热带疾病增加等。厄尔尼诺现象曾被描述为气候变化的树干,它改变着世界各地的天气,并影响各国经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在夏末出现的概率超过80%。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全球各国领导人和公众理所当然地关注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上升
近日,福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出台13条相关措施。规范前端收运方面,各设区市要建立管理台账,实行全过程管理,分类规范收运行为,建立市场收运机制。
提升末端处置能力方面,加快综合基地建设,构建以市级基地为主、县区级和中小微企业为辅的利用体系。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30%以上;全省培育10家以上年处理量100万吨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每个设区市建成1个以上建筑垃圾消纳与资源化利用综合基地
规范前端收运方面,各设区市要建立管理台账,实行全过程管理,分类规范收运行为,建立市场收运机制。近日,福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出台13条相关措施。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30%以上;全省培育10家以上年处理量100万吨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每个设区市建成1个以上建筑垃圾消纳与资源化利用综合基地。提升末端处置能力方面,加快综合基地建设,构建以市级基地为主、县区级和中小微企业为辅的利用体系他们发现,不同地区的甲烷政策差异很大,一些地区政策实施不够严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政策是基于不准确的数据制定的。根据全球甲烷评估,减少人为甲烷排放是减缓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最廉价的方法之一。
他们认为,必须采取一致的方法准确识别、量化和核实甲烷排放源,同时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强严格程度,以实现较大幅度的甲烷减排。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oneear.2023.04.009。
有效的甲烷减排需要更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和政治共识。相关文章近日发表于《一个地球》。
英国科学家在一项评论文章中表示,在20年的时间尺度里,甲烷对大气造成的破坏是二氧化碳的80倍,但它经常被政策制定者忽视。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环境政策专家Maria Olczak与同事Andris Piebalgs、Paul Balcombe等审查了281项政策,涉及能源、废物和农业等行业。
然而,作者认为,相关进展将取决于限制甲烷排放的全球统一努力。他们首次分析了当前全球甲烷排放政策的覆盖范围、严格程度和影响,发现目前相关政策仅覆盖13%的甲烷排放相关文章近日发表于《一个地球》。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环境政策专家Maria Olczak与同事Andris Piebalgs、Paul Balcombe等审查了281项政策,涉及能源、废物和农业等行业。
英国科学家在一项评论文章中表示,在20年的时间尺度里,甲烷对大气造成的破坏是二氧化碳的80倍,但它经常被政策制定者忽视。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oneear.2023.04.009。
根据全球甲烷评估,减少人为甲烷排放是减缓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最廉价的方法之一。他们发现,不同地区的甲烷政策差异很大,一些地区政策实施不够严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政策是基于不准确的数据制定的。
有效的甲烷减排需要更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和政治共识。他们认为,必须采取一致的方法准确识别、量化和核实甲烷排放源,同时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强严格程度,以实现较大幅度的甲烷减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